孩子们身处这个时代,自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。TA们不停地居家网课、不停地跟着父母隔离、不停地做着核酸。他已经五年级了,这五年,他差不多上了三年“电小”。最近这两年,能明显感觉他已经不是那个没心没肺的小男孩了。对于周遭的一切,我们大人都时常emo,不自觉地把家当成了情绪垃圾桶。或多或少的,会影响到孩子。最近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,身处在这个时代,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比学习成绩还要重要。相对比于我们小时候那种自由自在、和同伴每天混在一起的童年。尤其是这几年的社会环境,孩子们心理受到的冲击一点也不比我们大人小。我们都觉得小孩子无忧无虑,实际上他们对周围的环境特别敏感。
2022年上海的一项调查,发现很多中小学生这三年的焦虑是不断上升的。
另外,因为长期缺少同伴之间交流,很多孩子会感到孤独郁闷。
常有人感叹,说这一代孩子太玻璃心了。
被家长打一顿,但是和小朋友出去疯玩一会,就啥都忘了。现在孩子都被圈在家里,和大自然接触得少,和同伴之间疯玩的机会也少。还有,孩子们在面对未知和不确定的时候,心理的压力和恐惧只会比大人多不会比大人少。“大规模暂停社会活动造成了社会隔离,2021年11月份在新华社帮助下,调查了三十多万中国的中小学生,发现心理问题的伤害上升很多。”尤其是这几年,我们可能更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,给孩子一个好的心态,他或许才能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更好地生活。小张越大,我越发现,孩子的性格、意志力、沟通能力等这些能力是能让他更快乐地生活的底层能力。但我们也清楚地知道,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不可能不经受挫折,不可能不被质疑,不可能永远被公平对待,不可能一直快乐。所以与其把孩子保护在一个真空里,不如让他有一颗强大的心脏,能够——在不快乐的时候学会如何自愈;在被质疑的时候学会自信;在孤独的时候能够学会自洽。
现在回头看,小张每个阶段的心理状态都不太一样,从一到四年级,他所需要的心理营养也不太相同。前几天刷到一个小学一年级老师在一个视频底下的评论,她说,她正在上课,突然娃拍着桌子让她停停停,说到了吃水果的时间了。有个小姑娘,回家和妈妈抱怨:今天气死了,等了一下午,也没拿来点心。还有的学生,回答完问题一直不坐下,老师问他为啥不坐下,他说:“老师,你还没给我小红花和糖呢。”还有孩子上个厕所,回来找不到班级了,看见个班级进去就坐下了,害得他的班主任满世界找他。这就是一年级孩子的真实状态,TA们真的还是个娃娃:对夸奖和批评的反应都很强烈。
这个阶段的孩子,玩心还是非常重,对付他们来硬的通常不太管用。
总之,陪一个皮孩子养成学习习惯费脑又费心,让他能感受到好玩、有趣、被认可,是让他听你话的“法宝”。二年级的小孩,懂了一点学校的规矩,但不多;有了一点学习习惯,但不稳定;有了一点自控力,但还不够。这个阶段需要给到孩子一些自信,帮他把一些好习惯稳定下来。我在这上面也真是没少花心思,为了鼓励小张的阅读兴趣,我给他买了一个奖杯,上面写着:朝阳区阅读之星。小张游泳以后,我不定期把他游泳的照片发到朋友圈,很多人知道他游泳游得不错,他游得就更有动力。虽然我不怎么晒娃,但是为了鼓励孩子,偶尔晒晒也没啥,只是分享又不是炫耀。找一两个孩子擅长的支点,他就能在一个群体里面找到自己的自信。这主要是因为,到了三年级,孩子已经没有一二年级的好奇和兴奋,对学习开始有了一些倦怠感,有了一点学习习惯,但学习的自控力和主动性不够,而且TA们从一个儿童逐渐成长为一个少年,有了自己的主见。从简单的识字写字到复杂的阅读写作,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到复杂的四则运算,英语也从简单的听说到记单词,学习难度大了不少。省心的孩子在这个阶段,可能就不需要太管了,但是这一年我对小张并没有大撒把,我觉得我一撒,他可能就要放飞自我了,所以,我继续陪了一年。坊间流传“三年级是道坎,更是分水岭”,我觉得这个阶段是放手还是继续陪,还是要看自己家孩子,对于摇摆不定的小孩,还是需要有一颗定海神针帮他稳一稳。对于同学之间的关系、友谊,他明显比以前更加在意了。
这个阶段,我逐渐对小张放手,也很少吼他了。
写完上面这些文字,翻了翻朋友圈,发现很多事情在急速变化着,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,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没有答案。-END-